&esp;&esp;不想,过了数日,张垍竟是到了,称有十万火急之事要面圣详禀。
&esp;&esp;李隆基似早有所料,马上便答应接见,并且除了少数心腹护卫之外屏退了旁人。
&esp;&esp;
&esp;&esp;回天宫的大殿内摆着一张地图,崔乾佑的兵马被逼到少陵塬的最新消息也标注在了上面。李隆基先是看了一眼地图,方才看向张垍。
&esp;&esp;“朕听闻李亨给朕上了庙号,他是深怕朕还在啊。”
&esp;&esp;“陛下!”张垍连忙拜倒,道:“没有,他没敢为陛下上庙号,因始终抱着陛下还健在的希望,此事臣绝无虚言!”
&esp;&esp;这种事一查便知,李隆基懒得追问,只是沉着脸。
&esp;&esp;张垍等了一会,方道:“臣此来,是为了薛白的身世。”
&esp;&esp;“朕就不该指望李亨能让朕出乎意料。”李隆基喃喃道:“说吧,他是朕的孙子吗?”
&esp;&esp;“不是。”
&esp;&esp;张垍方才称的是“薛白”而不是“李倩”,就已表明了他的态度。
&esp;&esp;李隆基道:“朕要看证据。”
&esp;&esp;“证据,臣有很多。”张垍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薛白将贵妃送至蜀郡了吗?”
&esp;&esp;第489章 过香积寺
&esp;&esp;长安,朱雀大街上有孩童相互追逐着跑过,浑不知天下大局,没心没肺地嬉闹。
&esp;&esp;纵马驰过的李光弼见了,拉住缰绳放慢了马速,冷峻的面容上泛起微微的笑意,之后赶到了位于平康坊的元帅府。
&esp;&esp;元帅府其实就是把李林甫当年的宅邸换了一块牌匾临时充用的,如今李琮已下旨封北平郡王薛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李光弼为副元帅,使得形势愈发稳定。
&esp;&esp;平常时候,各地的军情递到元帅府,薛白、李光弼、颜真卿三人至少会有一人在,简便事务谁在便由谁处置,大事则再行商议。今日,李光弼才到就得到了从河东来的消息,说是程昂已经从上党出兵攻魏郡,断安庆绪的后路了。
&esp;&esp;程昂原本是安西将领,据李光弼所知,薛白与他应该也没有私交,此次却能轻易说服他,倒让人颇为诧异。
&esp;&esp;李光弼遂命人去调了文牍,看薛白是派了谁去上党,本以为会是哪个能臣,结果却是默默无闻的小将领。
&esp;&esp;“张光晟?”
&esp;&esp;李光弼想了想,不知这是何人,遂将此事放下,想必程昂也是遵循圣旨才出兵的。
&esp;&esp;再看局势,上党地处于太行山以西,向东出了太行径就能进入河北,这对安庆绪是一个极强的威慑。当然,河东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这点李光弼最是清楚,程昂此举,也只是一种威慑,唐军兵力不足,目前依旧没有攻打洛阳的实力。
&esp;&esp;他站在沙盘前摆弄着兵棋,不多时,薛白也到了。
&esp;&esp;“北平王,想必已听说了?”
&esp;&esp;“是。”薛白才进堂中,径直以一种果决的语气道:“到了我们反攻的时候了。”
&esp;&esp;长安粮草不多,不利于持久作战,当然得尽快反攻,加上关中民心在大唐,各地都有民间游侠暗杀叛军,局势确实已经渐渐扭转过来了。
&esp;&esp;可另一方面,此前既定的战略就是不与叛军的精锐骑兵野战交锋。那么,要反攻,薛白的目标显然不是困在关中的崔乾佑部。
&esp;&esp;他手指点了点沙盘上洛阳的位置,道:“出一支兵马,攻洛阳如何?”
&esp;&esp;原因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局势就是——关中的决战必须缓,洛阳的收复必须快。
&esp;&esp;敌方有个心志不坚的皇帝,击败他就能决定大势,一有机会,怎么能不打?
&esp;&esp;李光弼道:“崔乾佑犹在虎视长安,关中出不了太多兵力。”
&esp;&esp;“三千人足矣。”
&esp;&esp;“三千人收复东都?”李光弼低声自语,知道这是很大的挑战,但也是极大的功劳,问道:“北平王欲以何人为将?王难得?”
&esp;&esp;然而,薛白摇了摇头,道:“以王思礼为主将,李晟副之,如何?”
&esp;&esp;“王思礼在潼关大败过啊。”
&esp;&esp;李光弼、王思礼当初同在王忠嗣麾下效力,两人之间的差距正是在近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