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上都不讲究辈份。
&esp;&esp;“臣久归朝,今得殿下拔擢,必当鞠躬尽瘁。”
&esp;&esp;李岘先是执了一礼,方才坐下,腰挺得直板板,只沾了一点椅子。
&esp;&esp;这是个年富力强,作风强干之人。
&esp;&esp;“请你来,两桩事。”薛白道:“一则,我意在削各地节度使之权,方法已有成例,如此前河南道之改制,将其权职一分为四,后寻机将权力下放各个州县,然各地情况不同,削藩事大,需有强项令……”
&esp;&esp;李岘听得很认真。
&esp;&esp;他是宗室,且性格强势,确是主持此事最适合的人选。
&esp;&esp;薛白又强调不希望因为削藩而闹出乱子,或是影响了边防,那就需要李岘做长期的准备,探查好各个藩镇的详情,每个节度使的心思,以及其麾下将领哪些忠心可用,哪些心怀悖逆。
&esp;&esp;两人谈着这些,一旁桌案上的沙漏也在一点点地往下漏沙,渐渐漏到了底。
&esp;&esp;殿内没有宫人在侍候,薛白瞥了沙漏一眼,亲自将它翻了过来。
&esp;&esp;待他们终于初步谈成了削藩之事,沙漏已翻了五遍。
&esp;&esp;相比于杜五郎,薛白对待李岘的重视程度显然大不相同。
&esp;&esp;而削藩之事谈罢,还有第二桩事要谈。
&esp;&esp;“其二,是京兆尹的人选,此前的京兆尹是窦文扬所选的庸人,永王之乱时便逃得不知去向了,如今长安诸事由颜公暂时代管,你可有举荐?”
&esp;&esp;京兆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守,关系京城安定,薛白必然该用一个心腹,因此李岘没想到他竟会问自己,不由大为讶然,连忙答应会仔细斟酌。
&esp;&esp;是否能选到适合的人先不提,薛白这一问,有个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瞬间拉近了与李岘之间的关系。
&esp;&esp;李岘感受到了薛白的信任,眼神顿时就不同了。
&esp;&esp;一旁的沙漏又漏尽了,这次薛白没有将它再转过来,而是开口说了几句公事之外的话。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