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但黎明之墙和诺斯线又不一样,一天之内达成完攀成就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esp;&esp;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再加上拖包带来的沉重负担,两人交替领攀才是最合适的方案。
&esp;&esp;艾莫斯对此也没有意见,甚至还想要争抢第一段的领攀权。
&esp;&esp;余曜自然不肯让步。
&esp;&esp;最终由艾莫斯提议,两人抽签解决,只不过这次余曜难得运气爆棚,成功抽中了率先领攀的资格。
&esp;&esp;“不是都说你抽签运气不好的嘛!”
&esp;&esp;原本以为自己抽签肯定能赢的艾莫斯在面对酋长岩时还在懊恼嘟囔。
&esp;&esp;“所以说人云亦云不可取。”
&esp;&esp;余曜自己就从来不觉得自己运气有多么不好,说实话,他觉得自己的每一次抽签其实都是开启了艰难但成果丰厚的高级模式。
&esp;&esp;现在的领攀也是。
&esp;&esp;即使他和艾莫斯的合作中,很少给跟攀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但有保护和没保护的心理状态就是不一样。
&esp;&esp;领攀才会更接近于徒手攀岩。
&esp;&esp;余曜深深吸一口气,在袋中抓了一把粉,均匀地涂抹在了自己的修长十指上,就伸手抓住第一个岩点。
&esp;&esp;小腿和脚腕一起发力,挺直的腰背弓起一刹那,就如弹簧般再度伸直在岩壁之上。
&esp;&esp;黎明之墙的第一步,少年稳稳地贴在了岩壁上,并且没有要掉下来的趋势。
&esp;&esp;“出发了!”
&esp;&esp;老迈尔斯发出了一声振奋人心的欢呼。
&esp;&esp;摄像机在此刻调转方向,直播间的观众们也都下意识地盯着那道被照明灯照出一团圆圆光影的纤长少年身影。
&esp;&esp;但照明灯被安置在了头盔的顶部。
&esp;&esp;能照亮的也只是余曜所抚摸的每一寸身前花岗岩。
&esp;&esp;圆形的光影在上方。
&esp;&esp;修长的四肢和躯干的黑色投影在下方。
&esp;&esp;远远望过去,真的很像是有人以凡人之躯顶着一轮皎洁圆满的明月,逐渐攀升,登上山岩。
&esp;&esp;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esp;&esp;观众们一时没有出声。
&esp;&esp;周围的工作人员也都停下手上的动静,同时屏住了呼吸。
&esp;&esp;高质量的收音设备将周围风吹过树枝、瀑布汇入河流、鸟啼虫鸣声……清晰地复刻在每一位观众的耳边。
&esp;&esp;虽然没有在现场,那种安静、寒冷、让人不知不觉间集中全部精神的寂静氛围还是一下感染了很多人。
&esp;&esp;【让我想到了封闭式高中上晚自习的时候】
&esp;&esp;有人忍不住地敲出了这么一行,大家一看ip,好家伙,衡水的。
&esp;&esp;崖壁上的余曜也有类似的感受。
&esp;&esp;难怪艾莫斯会特别强调夜爬的感受与众不同。
&esp;&esp;余曜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岩石,不知不觉间就忘记了脚下的高度,也忘记自己还有漫长的征途,油然而生出一种全世界都只在自己身前的方寸之间的奇妙感。
&esp;&esp;这样的感受让他连身后的直播团队都抛诸脑后。
&esp;&esp;满心满眼都只有眼前的天然岩石缝隙和偶尔的突出石块。
&esp;&esp;黎明之墙全长三千英尺。
&esp;&esp;和诺斯线难度构成很相似,最难的部分都在后半程。
&esp;&esp;前一千英尺,可供抓握借力的缝隙和石块比比皆是。
&esp;&esp;一千英尺后,按照路书的说法,就像是进入到全新的难度领域,整个岩壁上几乎看不见任何明显的缝隙和石块,直到最后的三百英尺左右,通过温诺塔之后,才会重新出现出一些缝隙。
&esp;&esp;但这并不意味着余曜的第一段很容易。
&esp;&esp;整个黎明之墙就没有低于513的线路,余曜所尝试的第一段,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13c。
&esp;&esp;要知道诺斯线上全程倒数第二难的大屋檐,也才被定级为513d!
&esp;&esp;看上去只低了一档。
&esp;&esp;但从手和脚反馈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