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欲小说>高辣小说>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 第37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盛唐挽歌 第379章(1 / 3)

要是方重勇什么都不想要,他还真担心这是个巨大的陷阱。既然方重勇要的是在西北独立发行交子的权力,那么对方今日前来府邸说这么多话,也就可以理解了。

毕竟,无利不早起才是人间常态啊!

明天大概率晚上更新或请假一天

剧情进入到深水区了哈,今天晚上我想了好几个小时没动笔,还要酝酿一下,不保证明天一定更新,在这里说说我思考了好几个小时的一点想法。

有读者盲猜后续剧情是很好的,不过本书只保证逻辑经得起推敲,书里面的人文与社科知识经得起推敲,但也有是可能会反着写的!

雷不会爆炸的事情,至少我这本书里面是不存在的。

主角也不是要靠着某些小花招就能强无敌大杀四方的人。比如说牛逼轰轰的两税法,换本书都能写几十万字改革剧情了,我还不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一个水花都没有。

简单说就是,这玩意在盛唐时候鸟用都没有!直接洗了睡。

对于这些小花招不必做“必胜”的猜测,本书只保证其中运转逻辑没有问题就行,反写成炸弹也很正常。看到墙上有一把枪,就必定会发生主角拿着这把枪打人,这件事不是绝对的,本书不走这种套路。

我肚子里干货多得很,本书可以写的干货也多得很,也不会搞那些故弄玄虚的剧情,把一个很幼稚的玩意写得高大上。你们慢慢看就是,这本书肯定超过四百万字的。

近期已经写到了唐宋时期的土地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很深刻不好理解,这条线是历史上盛唐幻灭后的主线走向。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认真研究了的。

两税法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可以推广下去,为什么后来三省六部制实质性解体,为什么藩镇时代的土地矛盾反倒是缓和了,商品经济对比小农经济的优势在哪里,盛唐衰落以后政权要如何从藩镇模式解套。

这些问题真正的答案是很复杂的,甚至跟普通人脑子里所想的情况截然相反,拿着一些很浅显的固有印象去套路剧情很幼稚。

大部分人追求的是社会的安定繁荣,而这个社会是谁的社会,安定又最大程度满足了谁,谁需要遵守游戏规则,谁又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呢。

这些是很多问题的前提,是那些问题的前置问题。前置问题的答案不同,那么后续问题的结论,以及主角要走的路,也是完全不同,截然相反的。

还是那句,不需要用固有的庸俗剧情,去套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考证思索的事情。

这个前置问题的答案,最好的例子就是基哥。

如果大唐的繁荣是基哥的繁荣,安定是基哥的安定,最大程度满足了基哥的需求,还是基哥在随意制定游戏规则,你们会不会满意?

答案很明显的吧。

为什么有的历史文写得主角跟个精神分裂的人一样,就是那些书没法回答或者故意不回答我刚刚说的问题:

试问今日是谁家天下!

那么引申一下,就很容易跟上剧情的思路:

盛唐的存在与幻灭,究竟意味着什么?

牢不可破的联盟,是该丢进垃圾堆,还是该活在梦里,又或者成为故事的注脚?

本书的书名,叫《盛唐挽歌》。

长安官僚傻子少

在方重勇印象里,李林甫这个人喜欢党同伐异,麾下庸才不少。所以方重勇对李林甫推荐的所谓“人才”,实际上是抱有轻视心态的。

区区李林甫,口蜜腹剑而已!

他原本就是这么想的。

方重勇甚至想过开出“悬赏”,在大唐官僚系统中破格选拔优秀人才。无论是自荐还是举荐,一旦被录用即刻便会有丰厚奖赏。

当然了,在此之前,还是要见一见李林甫推荐的这些人,到底素质怎么样,再来作判断。

第二天,杏花楼二楼的某个包厢内,方重勇见到了一个中年人和两个年轻人,都是李林甫推荐来“面试”的。

不过领他们来的并不是李林甫本人,而是这位大唐右相的长子李岫。

按照李岫的说法,他是朝廷任命的将作监,得到他老爹李林甫的指派,专门负责交子雕版相关技术的归档与改进!

方重勇不是没考虑过李林甫会派亲信或子嗣参与交子的发行。但直接控制印刷技术这一点,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能当到大唐右相的人,果然不是傻子啊!

方重勇想想也释然了。

比起铜钱来,交子仿制的门槛不在于材料限制,而在于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一块。

只要控制了印刷交子的技术以及特种纸张的制作方法,那么就迈过了发行交子的最大门槛。

可谓是掌控核心科技!

“在下是太府卿杨慎矜。”

“在下吏部员外郎刘晏。”

“在下户部员外郎第五琦。”

三人分别向方重勇行礼。

“在下是河西节度使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